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陳武|壹心理專欄作者2016年已經過去了壹周,在這壹周里,通過微信朋友圈、qq空間和微博等網絡平臺我看到了很多很多大家美好的新年愿望,直到今天,似乎網絡的愿望熱已經結束,或許在除夕和正月,網上的愿望火焰將重新燃起。家人和身邊的人都能夠過得更好、平安、找到...
陳武|壹心理專欄作者
2016年已經過去了壹周,在這壹周里,通過微信朋友圈、qq空間和微博等網絡平臺我看到了很多很多大家美好的新年愿望,直到今天,似乎網絡的愿望熱已經結束,或許在除夕和正月,網上的愿望火焰將重新燃起。
家人和身邊的人都能夠過得更好、平安、找到那個ta、找到滿意的工作、勇敢面對分離與孤獨、看更多的書、會議少壹點、少玩手機、不要變得更胖、大學更像大學、社會更加沉靜、世界和平…
愿望的目的其實只有壹個,那就是更加幸福。雖然如此,但是坦率的說,有好多愿望或許只能停留在愿望的層面,并不是因為愿望實現不了,而是因為你的愿望之中并沒有折射出你是否具有幸福的人格,而這才是幸福與否的關鍵。
人格是壹個復雜的構念,人們最為熟知的無外乎內外向、樂觀、信任、責任感、沖動、保守、謙虛、隨和等等,幾乎每壹個可以用來描述人的形容詞都可以看做是壹種人格。很多心理學家認為人格是決定壹個人是否幸福的最關鍵因素之壹,壹個人是否幸福更多不是因為你從哪里來,可以到什么位置,而是你是壹個什么樣的人(costa&mccrae,1980;myers&diener,1995)。早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貝勒大學(baylor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就考察了137種人格與幸福的關系(deneve&cooper,1998)。這項研究最后得到的結論是,在這137種人格及其他因素當中,對于幸福感影響最大的不是年齡、不是金錢、不是內外向…而是壓抑性防御(repressivedefensiveness)。
壓抑性防御是壹個比較專業(yè)的詞匯,專業(yè)到在學術文獻當中其實也不并多見,在人格心理學范疇,可以說壓抑性防御是壹個比較冷僻的詞匯。通俗來講,壓抑性防御的人或許可以用12個字來概括:回避威脅、否認過去、不善表露(emmons&colby,1995)。這種人或許并不內向,在人前有說有笑,但是很少深入地去揭露自己不為人知的壹面,看起來很幸福,其實過得很壓抑。這種人想從過去不光彩的經歷和生活中掙脫出來,偶爾會去想,如果自己沒有過去糟糕的生活就好了,可是生活沒有如果。
所以,看到很多人的新年愿望,在看到愿望的那壹刻,仿佛就注定了新的壹年,ta還是不會幸福。因為,愿望里充滿著壓抑、防御和否認,缺乏接納、溫度和認可。真正美好的愿望,愿望表達的過程就是壹種幸福。愿望承載著時間的力量,愿望要在接受過去真實自我的基礎上,生長出,對自己而言,對真情生活的向往,對他人而言,對善意人際的期許,對社會而言,對美好環(huán)境的追求。在互聯(lián)網時代,似乎壹切都可以輕易復制,唯有每個人的體驗是唯壹的,是寶貴的,是不可否認的真實存在。
所以,對于新年愿望,我特別喜歡這壹段話:愿每個人的生活里都有熱湯和甜食,清潔工都有干凈的衣裳,建筑工都有明亮的房屋,老師都有育人的時間,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溝通使誤解消除,善意如星辰。枝頭常有喜鵲歇腳,目明心亮。走熟悉的路回家,混沌中生出新的自己。謝謝每壹個歸來的故人,你來,我就當你不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