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鄭秋強丨壹心理專欄作家最近在微信朋友圈里發(fā)現(xiàn),有朋友在不同平臺上參與“1元云購”活動,樂在其中,個別朋友甚至有些“上癮”的趨勢。我了解了壹下,“1元云購”是近幾年在網(wǎng)絡上新興起的壹個概念,有不同的網(wǎng)站平臺提供著相似的服務。按照相...
鄭秋強丨壹心理專欄作家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里發(fā)現(xiàn),有朋友在不同平臺上參與“1元云購”活動,樂在其中,個別朋友甚至有些“上癮”的趨勢。我了解了壹下,“1元云購”是近幾年在網(wǎng)絡上新興起的壹個概念,有不同的網(wǎng)站平臺提供著相似的服務。
按照相關網(wǎng)站的解釋,“1元云購”是指只需1元就有機會買到想要的商品。即每件商品被平分成若干“等份”出售,用戶只需出其中壹份的錢(1元),獲得壹個編號,當這件商品所有“等份”被完全售出后,系統(tǒng)隨機抽取壹個編號作為“幸運編號”,此“幸運編號”的擁有者即可獲得這件商品。舉個例子,壹臺手機以5000元的價格被平分為5000份出售,由此產(chǎn)生5000個“編號”,用戶可以認籌1份,即1元,參與“云購”,獲得1個”編號“,等到5000個“編號”售出后,系統(tǒng)隨機抽取出1個“幸運編號”,持此“幸運編號”的用者即可以1元的價格購買獲得該手機。
“1元云購”融彩票、團購等模式于壹體,在移動互聯(lián)時代,似乎其出現(xiàn),具有其獨特的誘惑性。為何“1元云購”會受關注及追捧,我們?yōu)楹螣嶂詤⑴c此類活動,本文將嘗試從心理學角度,對此進行解讀。
“1元云購”為何吸引人?
壹、風險判斷中的“聚焦錯覺”——參與門檻低,概率貌似更高
“聚焦錯覺”是指人們由于過分關注壹事物而產(chǎn)生的認知偏差。相關研究表明,在風險判斷中,面對小概率事件(發(fā)生概率在5%以下事件),人們傾向于關注收益,低估風險,從而高估其概率。
“1元云購”活動中的獎品,大多是時下備受關注的手機數(shù)碼、電腦、家用電器等產(chǎn)品,究其單份(1元)的獲獎概率,相比大多數(shù)傳統(tǒng)型彩票的各項大獎,確實要高壹些,但大體上仍屬于小概率事件的范疇。而用戶往往是將其關注點聚焦在其獎品對自己的實用性及價值上,高估了其獲獎概率。加上活動的參與門檻低,僅僅1元2元的“入門券”,在“聚焦錯覺”中,被用戶忽略不計,于是不知不覺中已被其吸引。
貳、跨期選擇中的“時間折扣”——實時開獎比延遲開獎更刺激
“1元云購”的開獎模式是在“眾籌”到商品標價的幾分鐘后,經(jīng)過系統(tǒng)抽獎后,實時公布抽獎結果,這相比延遲性開獎的傳統(tǒng)型彩票,更具時效性及刺激性。
日常行為決策中,人們經(jīng)常要對發(fā)生在未來某壹時間的結果作出判斷或選擇。這種“結果發(fā)生在不同時間點上的選擇”被稱為跨期選擇。大量的研究表明,跨期選擇存在著“時間折扣”——即獎賞物的主觀價值隨時間的延遲而降低。究其原因,在漫長的人類進化過程中,未來的獲得是不確定的,時間上的延遲隱含著風險。
實時開獎,保證了獎品在參與用戶中的主觀價值,增加了參與的刺激性及期待性,也壹定程度上減少了用戶從心理上對較長時間延遲開獎中是否存在“暗箱操作”風險的猜忌,是“1元云購”吸引人參與的重要原因之壹。
叁、“代表性啟發(fā)”思維——我的朋友中獎了,這是真的,我也有機會
“代表性啟發(fā)式”指的是人們會通過某些代表性的特征來進行判斷與決策。在“1元云購”的活動中,很多人是因為現(xiàn)實中有朋友在該活動中中獎,在“羨慕嫉妒恨”中被吸引參與的。這極個別中獎的朋友,作為代表,讓用戶提高了信心和參與熱情,并且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對其背后是否存在“暗箱操作”的懷疑。
肆、從眾效應——模式新鮮,你們都在玩,我也玩
從眾效應,指個人傾向于與其他人的觀點或行為保持壹致。從眾效應對我們的生活影響非常廣泛。具有新鮮感的“1元云購”通過各種移動互聯(lián)平臺的宣傳推廣,很快滲透進我們的生活中。于是,當周圍有朋友開始參與其中,并向你推薦的時候,你很容易就會“嘗嘗鮮”,你們都在玩,我也玩。
我們?yōu)楹蜗矚g參與此類活動?
壹、“心理賬戶”理論——我們內(nèi)心里住著壹個追求冒險刺激的小人
人們既想避免損失又渴望“壹夜暴富”,于是潛意識會根據(jù)資金來源、所在、用途等因素進行歸類,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心理賬戶”?!靶睦碣~戶”的相關理論,認為,“冒險增值”的心理投資賬戶處于“心理賬戶”金字塔的頂端,在該賬戶中,人們具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甚至會表現(xiàn)出風險尋求。
而“1元云購”、彩票等具有冒險增值的屬性,于是人們在消費時,會將其納入“冒險增值”的賬戶中,不自覺提高風險承受能力。由此推測,我們內(nèi)心都住著壹個追求冒險刺激的小人。
貳、過分自信——我比其他人更有可能中獎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們對自己的判斷與決策能力表現(xiàn)出過分自信,例如,在買彩票上傾向于認為自己中大獎的概率高過于其他人??缥幕难芯恳脖砻鳎袊吮让绹烁非箫L險,在概率判斷上,比美國人更加自信。
他能中獎,我肯定也能中獎。他沒能中獎,那肯定是我中獎了。在“過分自信”的認知指導下,我們都熱衷于參與此類活動。
叁、“賭徒謬誤”——這次不中獎,下次肯定中獎
“賭徒謬誤”以為隨機序列中壹個事件發(fā)生的機會率會隨著之前沒有發(fā)生該事件的次數(shù)而上升。如重復拋壹個公平硬幣,而連續(xù)多次拋出反面朝上,賭徒可能錯誤地認為,下壹次拋出正面的機會會較大。研究表明,人們在買彩票上存在著明顯的“賭徒謬誤”現(xiàn)象。
在“賭徒謬誤”的認知下,連續(xù)不中獎,下次肯定中了,于是,有了下次,還有下下次。面對此類活動,我們往往都化身為“賭徒”。
肆、沉沒成本效應——我都花了這么多錢都還沒中獎,太不甘心了
人們把已經(jīng)發(fā)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過去在事情上的投入,會影響人們對是否繼續(xù)完成這件事情的決策,這就是“沉沒成本”效應。
在“1元云購”等活動中投入較多而未中獎的用戶,往往因為“沉沒成本”而不甘心,認為必須堅持參與直到中獎為止,不然自己太虧了,于是,可怕的“沉沒成本”成了讓人“上癮”的“鴉片”。
什么樣的人更容易沉溺“1元云購”活動中?
壹、風險偏好的個體差異——愛冒險的人更容易沉溺其中
不同人對風險的態(tài)度是存在差異的,有的人愛冒險,追求刺激,有的人則是愛安穩(wěn),追求平和。根據(jù)主體對風險的偏好將其分為風險回避者、風險追求者和風險中立者。
“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那些風險追求者們更容易沉溺其中。
貳、感情沖動投資——越是“屌絲”,越渴望“逆襲”
相關研究表明,盡管受到社會和家庭各種因素的制約,但是感情沖動投資仍然是壹種普遍的現(xiàn)象,相比富人,窮人的感情沖動投資更為突出。
由此推測,相比“高富帥”,“屌絲”們可能更容易沉溺于“1元云購”的活動中,渴望“壹夜暴富”,渴望“逆襲”。
“1元錢,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但是壹旦“聚焦錯覺”,而又“過分自信”,篤信“賭徒謬誤”,痛惜“沉沒成本”,最后只能是“欲哭無淚”。抱著娛樂的心態(tài),愿賭服輸吧!“條條大道通羅馬”,擁有壹顆積極進取的心,腳踏實地地奮斗,不投機取巧,“屌絲”終有“逆襲”日,與君共勉。
鄭秋強:
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碩士,國家貳級心理咨詢師,現(xiàn)為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教師。
尊重原創(chuàng),作品轉載時請注明作者及公眾平臺。作者:鄭秋強個人微信公眾平臺:psyzqq
更多作者優(yōu)質內(nèi)容可掃描下面的貳維碼關注:psyz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