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家庭教育 > 溝通表達 > 正文
導讀 從前有三個來自不同國家的人犯了罪,需要被關押三年。在把他們關進監(jiān)獄之前,監(jiān)獄長答應他們每個人都可以提一個要求。美國人愛抽雪茄,就要了三箱雪茄;法國人最浪漫,要求一名...
從前有三個來自不同國家的人犯了罪,需要被關押三年。在把他們關進監(jiān)獄之前,監(jiān)獄長答應他們每個人都可以提一個要求。美國人愛抽雪茄,就要了三箱雪茄;法國人最浪漫,要求一名美麗的女子與他作伴;而猶太人說,他需要一部可以與外界聯系的電話。
監(jiān)獄長遵守諾言,滿足了他們各自的要求。三年之后,三個人刑滿釋放。監(jiān)獄門打開,最先出來的是美國人,只見他的鼻孔和嘴巴里都塞滿了雪茄,邊跑邊大喊著:“給我火!我要火!”原來他入獄時忘了要打火機了。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左手擁著一位美麗的女子,右手牽著一個小孩子,脖子里騎著一個孩子,妻子懷里又抱著一個小嬰兒,兩個大人都疲憊不堪。
最后走出來的是猶太人,他滿面春風地走到監(jiān)獄長跟前,緊緊握住他的手道:“因為有了電話,這三年來我可以一直與外界保持聯系。我的生意不僅沒有受到影響,還越做越大,錢越掙越多。為了表示感謝,我想送您一輛好車。”
這是一個關于選擇的故事,這則故事啟示我們:人在關鍵時刻做出的選擇可以決定一個人的發(fā)展和命運。在心理學中,有一個自我選擇效應,它的意思是說什么樣的選擇決定什么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3年前選擇決定的,而今天的抉擇將決定3年后的命運。一旦一個人選擇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這條路走下去的慣性,并且不斷自我強化。選擇效應對人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有無數事實證明了這個理論。有時候,不同的選擇決定了不同的道路,不同的道路決定了不同的發(fā)展,不同的發(fā)展造成了不同的命運。有一個人大學畢業(yè)十年之后參加了一次畢業(yè)聚會。十年之前,大家都是青澀懵懂、朝氣蓬勃的大學生。
畢業(yè)之后,由于每個人的選擇不同,導致他們的現狀千差萬別。有的同學參加了公務員考試并被順利錄取,又找了一位同是體制內的伴侶,工作輕松,待遇有保障,臉上有面子,讓人羨慕不已;有的同學選擇了自主創(chuàng)業(yè),憑著自己的能力和拼搏,生意做得很大,掙得了上千萬的資產,人人稱贊;有的同學進入了普通的公司,幾經轉折,混得不溫不火,日子過得平平淡淡。
經歷了同樣的時間,僅僅因為當時做出的不同的選擇,導致了他們差異極大的現狀。所以,一個人學會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墒?,應該怎么做,才能保證自己的選擇就是對的呢?
首先,人要正確認識自己,這是做出正確選擇的前提。一個人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特點,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明白自己的性格和能力,清楚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才知道自己適合走什么樣的路。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適合的,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就拿職業(yè)選擇來說,一個人選擇什么樣的職業(yè),常與他本人的興趣、愛好、性格、氣質及能力等有密切關系。
所以,求職者在擇業(yè)過程中,要對自己各方面的情況作出客觀且全面的自我分析。例如:理智型性格喜歡周密思考,善于權衡利弊得失,因此適合于管理性、研究性和教育性的職業(yè);情緒型性格通常表現為情感反應比較強烈和豐富,行為方式帶有濃厚的情緒色彩,故適宜于藝術性、服務性的職業(yè);意志型性格通常表現為行為目標明確,行為方式積極主動,堅決果斷,故多適應于經營性或決策性的職業(yè)。
其次,在做出選擇之前,要盡可能掌握豐富的信息,做出詳細的分析之后再做決定。如果我們的選擇很多,一時間難以做出決定,可以嘗試把每個選擇進行量化,給它們逐一打分,分數最高的那一個往往就是最合適自己的。
以準大學生選擇學校來說,高考分數出來之后,學生需要根據自己的分數圈定出來自己可以上的院校,然后充分搜集和整理出關于這些院校的詳細信息。比如,院校的排名、所在的城市發(fā)展情況、畢業(yè)生考研和就業(yè)情況、專業(yè)特色、距離遠近、學費等等,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打分和排名,最后做出選擇。
再次,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尋求他人的幫助。一個人的能力和見識都是有限的,一個人能收集的信息不一定全面,如果能在選擇的關鍵時刻找到一個有經驗、有遠見、懂行情、對你也比較了解的人來指點一下,可以幫助自己少走一些彎路。
每個人都會有迷茫的時候,因為某些原因,可能無法對自己以及對自己的各項選擇有一個清楚而全面的了解。而作為旁觀者或者過來人,他們可能會比我們看得更清楚、更長遠,他們的建議也許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自古以來,有不少關于高人指點、貴人相助的例子,如果能是其中被相助的一位,那會是一件特別幸運的事情。
最后,人們要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我們做出選擇之后,并不是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選擇只是開始,想要實現自己的愿望,還需要持續(xù)不斷地努力。有的人做完選擇之后又后悔了,只能重新選擇,消耗時間和精力。有的人做出選擇之后在短時間內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就放棄了。有的人其實只差一點點就成功了,卻沒能堅持到底,功敗垂成。
這些都是缺乏擔當的結果,既然做出了選擇,就要敢于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后悔、半途而廢、遇難而退這些都是不可取的,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有時候,需要經過一些努力和波折,才能確定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就算最后失敗了,最起碼沒有遺憾,而且還可以收獲一些經驗和感悟。
當然,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并不是讓你一條道走到黑,不撞南墻不回頭,而是要敢于面對自己選擇的結果。只有這樣,做選擇的時候才會更加慎重,行動的時候才能敢于堅持。如果發(fā)現自己的選擇確實是錯的,迷途知返、及時止損才是明智的做法。從根本上來說,這其實也是一種選擇。
本文由“郭利方心理工作室”原創(chuàng),歡迎關注、點贊、評論,文章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