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joyliu|壹心理專欄·繁榮成長工作坊現(xiàn)在即使是不學習心理學或者醫(yī)學的人也知道,如果有醫(yī)生給我們壹種藥,然后告訴我們說這種藥可以非常有效的治愈我們的癥狀,那么即使他給我們的僅僅只是糖片(sugarpill),我們很大程度上也會因為相信這種“藥物”的療愈作用而讓自己恢復。...
joyliu|壹心理專欄·繁榮成長工作坊
現(xiàn)在即使是不學習心理學或者醫(yī)學的人也知道,如果有醫(yī)生給我們壹種藥,然后告訴我們說這種藥可以非常有效的治愈我們的癥狀,那么即使他給我們的僅僅只是糖片(sugarpill),我們很大程度上也會因為相信這種“藥物”的療愈作用而讓自己恢復。這是心理學里非常著名的安慰劑效應。安慰劑效應(theplaceboeffect)其實由來已久,而且現(xiàn)代醫(yī)學和心理學在進行臨床實驗時,都會把參與者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controlgroup),讓對照組來排出安慰劑所產(chǎn)生的效應。
但問題是:你根本不知道安慰劑效應有多強大!實驗研究證明,安慰劑效應在很多情況下跟藥物的治療效果相當!
更關鍵的問題是:如果安慰劑效應如此神奇,我們是不是可以利用它,然后有意識的讓自己恢復或者治愈自己,而不是靠醫(yī)生的“安慰劑”來讓我們相信我們可以自我治愈?
你根本不知道安慰劑效應(theplaceboeffect)有多強大
先分享最經(jīng)典的安慰劑效應實驗之壹。1962年在日本心理學家在壹群對壹種有毒的藤蔓植物過敏的學生做了這樣壹個實驗。他們把學生們的眼睛蒙住,然后在學生的用有毒的藤蔓在他們的壹只胳膊上拂過并告訴他們說這是無毒的植物,而在他們的另壹只手臂上用無毒的藤蔓拂過并告訴他們說這是有毒的植物。實驗結(jié)果讓當時所有的研究人員都驚呆了:所有學生的另壹只手臂都因為相信自己觸碰了有毒的植物而過敏,而在所有的13個學生中有11個學生的那只真正觸碰了有毒藤蔓的手臂沒有過敏。[1]
這個結(jié)果讓人瞠目結(jié)舌:這些本來對有毒植物過敏的學生為什么沒有過敏?而他們又為什么會對完全無害的植物產(chǎn)生過敏反應?僅僅是他們相信自己不會過敏,他們就可以克服本來會讓自己過敏的植物;而僅僅是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會過敏,他們就真的過敏了。在這兩種情況下,好像這些學生們的身體都會他們的新的信念做出了響應。
其實這個事情發(fā)生的原因已經(jīng)被心理學家研究明白了。它觸發(fā)了人們?nèi)ヌ剿饕奸T全新的學科,叫做心理神經(jīng)免疫學(psychoneuroimmunology)。簡單地說,就是當我們?nèi)娜獾娜ハ嘈乓技虑闀r,我們的大腦會對我們的神經(jīng)免疫系統(tǒng)發(fā)出指令,讓它釋放各種需要的荷爾蒙和神經(jīng)介質(zhì),來達到我們相信的結(jié)果。你所相信的,對你的免疫系統(tǒng)有巨大的影響。
我們再來說說另壹個非常有趣的發(fā)現(xiàn)。在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歷時23年的時間跟蹤了660人,然后發(fā)現(xiàn)那些對變老這件事情持積極態(tài)度的人平均比那些對變老持消極態(tài)度的人多活7年!樂觀或者悲觀對壽命的影響,比血壓、血脂水平、是否吸煙、體重或者鍛煉水平還要大得多。[2]
我們常說態(tài)度決定壹切,看來態(tài)度真的決定壹切,包括你的壽命!
啟動效應(primingeffect)
另壹種安慰劑效應的形式叫啟動效應(theprimingeffect)。社會心理學家對于啟動效應有著非常詳實的研究,這里joy童鞋就把我覺得非常令人著迷的實驗跟大家分享壹下。
在魁北克,有48個人年輕人參加了壹個為期10周的有氧鍛煉項目,每周參加3次90分鐘的有氧運動。這些人被分成了2組。指導者告訴第壹組被試說是專門設計用來提高他們的有氧運動能力和他們的心理健康的,而作為控制組的第貳組,則只告訴他們說這個項目是用來提高他們的有氧運動能力的。在10周結(jié)束之后,實驗人員發(fā)現(xiàn)兩組被試的有氧運動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但是只有測試組(被告知這個項目有促進心理健康的組)成員的自尊(自尊是心理健康的壹個重要指標)得到了提高。[3]
其實這些實驗組中的人是被“啟動”了。啟動效應指的是當壹些人,地方或者環(huán)境中的什么東西觸發(fā)了已經(jīng)編寫到我們大腦中的連接,導致我們以壹種自己察覺不到的方式去行為。在上面的實驗里,你會發(fā)現(xiàn)僅僅是意識到有氧運動可以促進心理健康,就可以讓我們從中有更大的收獲。
在2010年哈佛大學的tedkaptchuk有壹個非常令人吃驚的發(fā)現(xiàn):即使人們知道他們服用的是安慰劑,安慰劑效應還是有效!在這個實驗中,kaptchuk和他的同事給了40個腸躁癥(irritablebowelsyndrome)患者壹個安慰劑。每壹個患者都得到壹瓶上面標有“安慰劑”字樣的瓶子并且被告知它的成分是類似糖片的東西,并解釋說這種安慰劑在臨床實驗中被證明可以通過頭腦和身體的連接以及我們的自愈功能,讓他們的腸躁癥得到極大的治愈。而第貳組40名腸躁癥參與者則沒有得到任何藥物,作為控制組。[4]
在3周之后,實驗組被控制組的癥狀緩解要好兩倍,這個結(jié)果跟最好的治療腸躁癥的藥物作用相當!這些患者沒有被欺騙去相信他們吃的是真正的藥物,他們知道自己吃的是安慰劑。但僅僅是因為被告知安慰劑可以緩解他們的癥狀并且相信這樣的結(jié)果,他們的身體就真的改變了!
讀到這里相信你跟我壹樣有些激動,但同時又在想:如果沒有醫(yī)生來騙我相信或者告訴我安慰劑能夠治愈我,我怎么樣能自己啟動這種不可思議的自我修復能力呢?
你能夠主動成為自己的安慰劑效應?
我們能夠主動成為自己的安慰劑效應嗎?
托萊多大學的最近兩項研究或許可以幫我們解答壹部分這個問題。在這兩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把健康的志愿者分成兩組—樂觀者和悲觀者(通過壹個診斷性問卷)。在第壹個實驗中,我們給被試壹個安慰劑并告訴他們說這個要會讓他們不舒服。悲觀者對這個藥物產(chǎn)生的不舒服感比樂觀者要強烈。[5]第貳個實驗中,研究人員同樣給被試壹個安慰劑,但告訴他們說這個藥可以讓他們更好的睡眠。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樂觀者報告的睡眠效果的提高比悲觀者要好。[6]
因此,樂觀者對于讓他們變得更好的暗示更容易接納,因為他們經(jīng)常被啟動的是對未來的希望;而悲觀者對于讓他們變得更差的暗示更容易接納,因為他們在意識或者潛意識層面總是預想最差的可能結(jié)果。這就好像是樂觀者在潛意識里制造了更自己睡的更好的化學物質(zhì)而悲觀者在潛意識里創(chuàng)造了壹種讓他們不舒服的藥物。
換句話說,在完全相同的環(huán)境下,那些樂觀的人更有可能制造出積極的情境,而悲觀者則更容易創(chuàng)造消極的情境。這就是我們自由意志的奇跡。
既然我們的健康跟自己的想法有如此緊密的連接,那么到底有多少疾病是我們的消極所導致的呢?在最新的心理學研究數(shù)據(jù)來看,我們頭腦中70%的想法是消極并且多余的,那么你可以想象壹下有多少疾病是因為我們的負面信念造成的。
如果說joy的這篇文章文章能夠給你什么啟示,那就是:當你下次發(fā)現(xiàn)自己有任何消極的預設時(“我肯定考不上這所學?!保弧拔医裉焖@么晚明天肯定起不來”;“我最近這么累,不會的壹場大病吧?”;“我的感冒肯定要持續(xù)很久”),請你停下來,想想你看到的這些研究,然后告訴自己:我可以成為自己的安慰劑效應,當然消極的想法同樣會成為反安慰劑效應,所以我要告訴自己,我可以啟動自己的自愈功能,然后讓自己恢復。
同樣,當你的醫(yī)生告訴你說你得了不治之癥或者說你得到非常嚴重的病癥時,也請你告訴自己你可以自我治愈。安慰劑效應并不是讓我們否認疾病的存在,而是意識到我們自己有超乎想象的強大的自我治愈功能。當我們?nèi)娜獾南嘈抛约簳兒脮r,我們的大腦就會向我們的神經(jīng)免疫系統(tǒng)出發(fā)信號,讓它分泌出任何我們需要的化學物質(zhì)、荷爾蒙和抗體。
用壹句話說:不管你是相信自己可以健康或者還是相信你會被疾病打敗,也許你都是對的!
當然了,我們的安慰劑效應還有更加無比強大的用法,joy童鞋明天繼續(xù)分享!本篇文章也是看了12個小時+的文獻寫出來的,朋友們隨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