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嗷嗷待哺的父母,成心理測試愛情就過早衰老的孩子

更新日期:2021-08-29 01:35:18  來源:m.dealzgarage235.com

導讀心理師安之丨壹心理專欄作者懂事能干的小孩常常被人夸獎,這壹部分歸功于自身的勤奮努力,壹部分還德歸功于父母創(chuàng)造的“不安”的環(huán)境。未被滿足的需求總會通過無盡的創(chuàng)造力和潛力來達成,這聽起來是壹件蠻美的事情,好像說父母...

心理師安之丨壹心理專欄作者

懂事能干的小孩常常被人夸獎,這壹部分歸功于自身的勤奮努力,壹部分還德歸功于父母創(chuàng)造的“不安”的環(huán)境。未被滿足的需求總會通過無盡的創(chuàng)造力和潛力來達成,這聽起來是壹件蠻美的事情,好像說父母應該多給小孩制造空缺,這樣他的成長空間就更大。

然而,恰到好處的愛也許很難做到完美。不是太多就是太少。愛太多,即是捆綁。綁住了天使的翅膀,讓他永遠停留在搖籃中,父母可以永遠做父母而不被小孩拋棄。愛太少,提前剪斷了小孩的臍帶令其站立,目的是讓這個新生成為他們的母親,也避免了自己跌跌撞撞產生不愿承擔的痛苦。

壹、“孝道”是溫柔武器,傷害著每壹個小孩的真心

過年回老家,逼婚逼辭職逼回鄉(xiāng)總是在上演,這背后蘊藏的是人類心底深深的“死亡焦慮”。隨著人進中老年,身體狀況明顯呈下滑趨勢,變老的事實在壹次次地敲擊著他們的內心,年老后的不能自理、喪失生命能量會讓人感到恐慌,以及對自身生命的失控感。

我看到過這樣的現(xiàn)象:父母中年,小孩在外地上大學,平時利用業(yè)余時間進行壹些兼職和自我提升的學習,而父母在小孩的臥室里貼滿“孝道”的文字海報,并在平時小孩回家后經常詢問小孩掙了多少錢,側面嘮叨最近家里經濟比較緊張。

小孩這么大豈不懂得孝順父母嗎?用自己在大學兼職來的微薄工資做壹些自己喜歡的事,豈不是很好嗎?還有,壹個家庭的經濟重擔應該是小孩能承擔起來的嗎?這個小孩因為父母的這些話而深感傷心,也被家庭的經濟壓力壓得喘不過氣。

他說:“我尚在學校,即使想為家里掙些錢,也心有余力不足。因為我媽媽經常的嘮叨,我真想盡快畢業(yè)直接進入社會掙錢,也不想再升學了?!币苍S這些事情這對父母并不知曉。

在這對父母的眼里,感覺小孩要離他們而去只顧自己的快樂,即使之后掙了錢也不會想到孝敬父母。當這個小孩知道爸爸媽媽這樣的想法后,內心感覺極為委屈以及失望。父母擔心小孩自私、不會孝敬,看起來孝順只能用金錢表達,實則這背后還是對“被拋棄”的擔憂,對親子關系的不信任,以及把自己放置在壹個小孩的位置去軟控制小孩。

最后,極端的情況可能會變成——“爸爸媽媽,今年我不回去了。給你們卡上打了壹筆錢,你們拿著花吧?!睕]有?;丶铱纯?,也沒有陪爸爸媽媽聊天。

貳、大人的嗷嗷待哺,小孩給不了

如果壹對家長總是不自覺將自己放置到壹個“小孩”的地位,需要小孩去給予安全感,會把小孩累壞,也會讓自己總是處于焦慮和恐慌狀態(tài)。

因為,你的生命從來都是自己的,如果你不能先為自己的生命負起責任,那么誰都幫不到你。就像是,對待壹個病人,即使你將所有飯菜放到他的眼前,他自己不愿意吃、不愿意鍛煉身體,他的肢體也無法恢復正常狀態(tài)。父母也壹樣,自己不愿意為自己的身體和心態(tài)負責,小孩給你再多營養(yǎng)品,你只能老得更快。

這樣的狀況下,做為小孩基本的孝敬壹定要做到,然而重點是放在對父母的情感交流上。人和人之前維系關系的重要紐帶是情感,而不是金錢與物質。春節(jié)期間,央視新聞有壹個小小的片段是采訪群眾“孝順是什么”的話題。得出來的大部分結論是:希望小孩?;丶铱纯?、對父母臉色好壹點、常和父母談心、教父母使用手機和網絡。

所以,其實父母的內心都是壹樣的,希望小孩即使長大了,也不要和自己的內心走得越來越遠。只是,我們經常會忽略了內心對情感的需求,而把注意力放在表層的直觀能看到的物質上面。作為小孩如果過多回應了父母對物質的需求,可能永無止境。加上大人不能體會自己對于時間逝去的恐慌,就越來越用物質填補自己的恐懼。以此雙方陷入無盡的循環(huán)。

有壹種方法是,小孩能和父母多談論他們對于自身的感受,多去回應他們對于時光逝去、身體不適的感覺。通過傾聽再去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還有很多時間可以做很多事情,也支持他們發(fā)展自己生活中的樂趣,將注意力放在享受生活、活在當下的感受。同時給予壹些情感上的支持和承諾,令他們對自己對小孩都變得安心。這樣的交流遠比你給予他們錢財或營養(yǎng)品來得重要和有效。

叁、小孩,你是不是已經忘了你是小孩?

“乖小孩”會凡事順著父母,做他們希望的樣子,對父母的情緒能敏感捕捉。這樣的小孩比較成熟,因為這會讓他贏得喜歡。(當然也不是每次都奏效)

他們從來不能完全活出自我。為了獲得父母的的認可,會努力學習工作,會迎合周圍人需求,有時過了頭,會被別人突破底線也不知如何保護。這是關系上的悲哀。感受不到很多的悲傷壓抑情緒,面對難過的時候卻是笑著說出來,直到自己得了抑郁癥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他們的努力會永無止境,因此在業(yè)務上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更多時候是不允許自己軟弱的,因為沒人能幫他承擔、為他堅強。在他的心目中,他需要托著父母,而不是被人呵護。所以,會累會孤獨。

忘了自己是小孩,還舉手托著父母。讓自己盡力成為壹個成熟世故的人,就能應付周圍復雜的環(huán)境。像個大人壹樣工作和生活。

以此,大人越來越像小孩,小孩越來越像大人。大人認為自己的小孩好像可以達成他們的需求,小孩認為自己必須努力達成父母的愿望。聽起來是不是亂了套?

肆、終將成為空心人,無法接近自己的軟弱

努力讓自己堅強的人,是很少能看到自己內心深處的委屈的。不愿意看到的原因是,害怕自己壹旦感覺到委屈和無力,就會回歸到壹個不能幫助自己的境地,就無法繼續(xù)現(xiàn)在的咬牙堅持。

做壹個依賴他人的小孩是需要勇氣的,這份勇氣是周圍人給的。即受到及時的照顧和安慰。如果壹個小孩的委屈和無力都無人理會,那么這份深深的失落會留在他的心底,在之后的日子里也不會輕易地尋求幫助,因為尋求幫助意味著失望。誰都不愿意體會失望、尷尬和受挫。

但是這份柔軟會以其他方式呈現(xiàn),也許當事人并不能察覺。雖說自己沒覺察到自己的傷心委屈,但在情感關系中,偏偏被柔弱、深沉的人吸引;在友情上,也偏向于善解人意,照顧弱者。甚至對于更弱的人有壹種“恨鐵不成鋼”的憤怒,這份憤怒是指向自己內心的那個小孩,那個被自己忽略的、不接納的小孩。

人若是丟棄自己內部的柔弱,在外表就會變成壹個剛硬的漢子,或是壹個毫無感覺的空心人。若是壹個年輕的小孩忘掉了自己可以撒嬌和依靠的能力,那小孩會變衰老。這算是壹點悲哀,還沒來得及享受小小孩的純真輕松,就要承擔大人的壓力早早面對周圍的世界。在個人成就上可能是好事,但對于壹個生命來說,這不符合生長順序。

你看到了你內心的苦楚了嗎?你的委屈和壓抑還在嗎?請抱住他。若你覺得自己從來沒有學會照顧自己的能力,現(xiàn)實生活中也暫時沒有這樣的人出現(xiàn),也許你需要在咨詢中讓咨詢師帶領你去照顧自己,以自己最平衡的狀態(tài)去迎接未來能讓你柔軟下來的人。

——theend——

作者簡介:安之(半截湯匙),心理咨詢師、專欄作者、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會員、現(xiàn)代教育報特約觀察員。曾從事伍年文化傳媒工作,對情感情緒的感知更為敏銳。通過心理學與文學的結合,給你溫暖又深刻的陪伴。整合精神分析、人本認知、家庭治療、積極心理學等咨詢技術,緊貼來訪者的咨詢目標。咨詢擅長方向:戀愛情感、人際關系、情緒調節(jié)、職業(yè)規(guī)劃。

qq:2868587309。歡迎關注新浪微博@心理師安之。

我與你壹樣,曾在無人能懂的世界里彷徨。還好的是,我們從未放棄生之希望。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