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家長要鼓勵孩子做三個假定:01世界是美好的第一,要假定我們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很多父母無意識地影響著孩子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包括我們對現(xiàn)實的不滿、對一些不公平現(xiàn)象的抱怨、對一些不道德的人的憤怒。父母如果身處不太好的生活情境,也不要忘了需要保護孩子幼小的心靈,盡可能給予他美好生活的感受。獎奧斯卡獲影片《美麗人生》講述了一個猶太爸爸在納...
家長要鼓勵孩子做三個假定:
01
世界是美好的
第一,要假定我們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很多父母無意識地影響著孩子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包括我們對現(xiàn)實的不滿、對一些不公平現(xiàn)象的抱怨、對一些不道德的人的憤怒。父母如果身處不太好的生活情境,也不要忘了需要保護孩子幼小的心靈,盡可能給予他美好生活的感受。
獎奧斯卡獲影片《美麗人生》講述了一個猶太爸爸在納粹集中營,努力把現(xiàn)實看成游戲,不讓孩子的心靈被集中營的苦難生活影響。父母如果能維護好孩子的美好心靈,孩子成年以后的幸福感就要大許多。
一個有美好心靈的孩子成年后會致力于社會變革,去實現(xiàn)兒時積累的幸福感。尤其在當下并不美好的社會條件下,更需要家長努力去合理化孩子可能遭遇的一些不快。父母從小給予孩子正性的情緒與追求,把社會善意、良知、關(guān)愛根植在兒童心里,等他們長大自然會把這些情緒反饋于社會,促進社會的進步,父母這樣做跟名副其實的社會改革家推動社會變革沒有什么兩樣,甚至更加有效。哪怕世界還有恐怖襲擊與恐怖主義,國家與國家之間還存在你死我活的斗爭,民族與民族還有隔離與對抗,甚至還有很多貧窮的地方的人們吃不飽、穿不暖,但是堅信這個世界是美好的或者正趨近美好,父母不管做什么或者想什么,身心會洋溢著積極向上的氣息,對孩子的成長很有意義。
為什么學校的教育是美好的教育呢?其實是有道理的。因為孩子的心靈在早年的時候沒有鑒別能力,兒童心理發(fā)展在一個美好教育體制下要比在一種殘酷的現(xiàn)實教育里好,現(xiàn)實教育要等待孩子滿了18歲才能實行,那個時候的孩子有了很好的積淀,也會更正面地看待問題。美國有些地區(qū)的黑人小時候不讀書在街頭流浪長大,暴力和犯罪率非常高。我們的孩子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家長與學校老師施予何種教育,決定孩子成年后接受什么樣的現(xiàn)實、去創(chuàng)造什么樣的生活。一百年前,德國宰相皮斯麥曾說:“我們今天如何對待孩子,20年后孩子就會如何反饋于社會?!焙媒逃闹匾钥梢娨话?。
在孩子小時候,爸爸媽媽要讓孩子感覺到這個世界是可愛的、值得珍惜的,由人類、動物、樹木、花草構(gòu)成的龐大的現(xiàn)實世界,充滿活力與美好,長大后孩子才會去珍惜這個世界存在的一切。小時候不引導孩子去珍惜這個世界,長大后孩子也不會珍惜自己、珍惜生命、珍惜自然萬物,損失是巨大的?,F(xiàn)時的中國人缺乏信任、缺乏關(guān)愛、缺乏法律意識,不知道自己的行為要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與國家負責,但父母應當從自身做起,成為孩子的表率,引導孩子看到信任、關(guān)愛與負責的那一面,而不能在孩子面前抱怨社會、抱怨他人,造成孩子內(nèi)心難以信任、關(guān)愛、珍惜他人,結(jié)果一生都會蒙上陰影,難以獲得幸福與滿足感。
很多人可能去過國外,尤其是北七歐、北美,包括日本、澳大利亞等,那些地方的人們的環(huán)境與自然意識非常強,自我約束、對他人負責的意識也很強整個社會氛圍就比較溫馨。這樣的教育是誰給他的?是父母而非社會。西方人很珍惜與敬畏自然,不會隨便去侵害野生動物與植物。中國的留學生會任意地把一些野生動物打回家吃,松鼠、魚、鳥都是他們的盤中餐,以至于加拿大、美國、英國有些小鎮(zhèn)與地區(qū)拒絕中國學生租住。珍惜與敬畏大自然不應該是哪個國家倡導,而應該是全人類的共識。我有一個朋友在美國賣房,她拒絕把一些高檔社區(qū)的房子賣給中國的富二代,她的觀點是這些中國人會敗壞小區(qū)的和諧與人文品質(zhì)。
02
人和人之間是友善的
第二,我們要假定人與人之間是友愛、互助的。對人的信任是從小形成的,人不能獨立于這個世界,需要與很多人共構(gòu)社會現(xiàn)實,愛他人、信任他人尤其重要。2014年春節(jié)晚會小品《扶不扶》揭示了中國人與人的信任危機,父母要教育孩子一定要助人,有一天才能改變這一社會風氣。為什么要這樣教育孩子?因為信任他人的人也會信任自己,孩子成年后易于適應社會人際關(guān)系。父母教育孩子不要輕信陌生人、不吃陌生人給予的水與糖果、不接受陌生人的禮物、不要隨便跟鄰居去他的家,這些教育是安全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與基本假設中人是善良的、可信的并不矛盾。相反,假定人都是很邪惡、自私的、不可信的,孩子的內(nèi)心會對人際存在負面感受,成年后難以在負責的人際關(guān)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從小就用一種防御、敵意的眼光看人、與人交往,孩子成年后會更多地感受到人群中的敵意與欺騙,對善意的人際也會充滿懷疑。告訴孩子人都是互相友愛的,你困難的時候別人會幫助你,別人有難時你也要幫助別人,孩子就學會主動關(guān)心別人,得到的也是人們對他的關(guān)心。人際關(guān)系的一大法則是你如何待人,人們也會如何待你,要鼓勵孩子小時候和人產(chǎn)生共情。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告訴媽媽今天佳佳哭了,媽媽問他:“看見佳佳哭你有什么感受呢?”他會說心里挺難受的,媽媽要及時告訴他人與人心靈都是相通的,這就是培養(yǎng)孩子與他人的共情能力。
03
自己是可愛的
第三,要幫助孩子建立這樣的假定:自己是可愛的。哪怕用主流文化觀來看,孩子學習不好,個頭也不高,長得也不漂亮,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從小就要讓孩子感覺到他是可愛的。父母要給他這個假定,讓他活在這個假定之中,肯定自己是重要的、可愛的、討人喜歡的。如果他境遇不佳,缺乏社會環(huán)境正面的激勵,不妨告訴他《丑小鴨的故事》;如果他有弱點、犯錯誤,要告訴他好孩子也會犯錯誤,重要的是不犯重復的錯誤,孩子就不會被錯誤打倒。
孩子覺得他是可愛的,老師批評他的時候,他會有勇氣面對自己,即便是老師冤枉了他,他不會認為老師是故意傷害他,只會認為老師可能是誤解了,好老師也有犯錯的時候,對老師會更加寬容。如果同學跟他生氣,他不會認為這個同學是專門針對他的、是一種敵意,他更能想到可能是誤解,誤解是可以通過交流去化解的。
很多父母擔心如果讓孩子活在這三個假定下,孩子容易被人騙、被人欺負,其實不會。即便被人欺騙了,被人冤枉了,孩子美好的自我還在,還會信任他人,還會相信自己。那種一被騙就不相信他人的人,內(nèi)心缺乏美好感,才會這樣不堪一擊。如果父母給孩子三個糟糕的假定:這個世界是糟糕的,不值得珍惜的;人是殘酷、自私的,有敵意的;自己是不重要的,沒價值的。可想而知孩子的內(nèi)心會是多么的荒寂與孤獨,盡管沒被人騙,沒有吃過什么虧,但是也永遠無法快樂。有這三個美好假定,也許被一個人騙了、一個好朋友遠離你、失戀了、愿望受挫、事業(yè)不順利,你都不會失去太多,因為內(nèi)心的美好別人拿不走,你還是生活在自我肯定中。
有三個假定支持,人很快會從挫折中崛起,因為你知道這個世界永遠是美好的,你愿意為它犧牲一些。用一種問題看世界,世界看得很糟糕;用資源取向看世界,世界充滿光明。想想人類發(fā)展才幾千年,人類社會與科技發(fā)展如此之快當你與人類共命運、同患難,你會感受到無上的欣慰,因為自己是人類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