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芬來源:叁點壹彎鉤(ID:sandianyiwangou)-01-當父母容易,做父母難,真正做了父母的人,在養(yǎng)育小孩的過程中都深有體會,為人父母確實會經(jīng)歷許許多多的辛苦和磨難。壹些父母總希望小孩能乖壹些,聽話壹些,省事壹些,麻煩越" />
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dǎo)讀">李增芬來源:叁點壹彎鉤(ID:sandianyiwangou)-01-當父母容易,做父母難,真正做了父母的人,在養(yǎng)育小孩的過程中都深有體會,為人父母確實會經(jīng)歷許許多多的辛苦和磨難。壹些父母總希望小孩能乖壹些,聽話壹些,省事壹些,麻煩越...
當父母容易,做父母難,真正做了父母的人,在養(yǎng)育小孩的過程中都深有體會,為人父母確實會經(jīng)歷許許多多的辛苦和磨難。
壹些父母總希望小孩能乖壹些,聽話壹些,省事壹些,麻煩越少越好,甚至失去耐心的父母不惜拳腳相加。
忽略了小孩向我們發(fā)出的信號,也忽略了小孩作為壹個人最基本的情感需求。
父母老是讓小孩乖,讓小孩聽話,卻忽略了小孩背后不愿意聽父母講話的根本原因。
如果父母都不曾認真的傾聽過小孩的心聲,小孩又如何發(fā)自內(nèi)心的聽從父母?
所以父母需要學(xué)習(xí)以怎樣的方式愛小孩,才是小孩需要的,而不是自以為是的把所謂的“愛”強加給小孩。
學(xué)會做壹個會“聽話”的父母,聽懂小孩講話的內(nèi)容,表達的情感和內(nèi)心的訴求,是在試圖走進小孩的內(nèi)心世界,將父母的愛恰當?shù)膫鬟f給小孩。
記得日本作家黑柳徹子在《窗邊的小豆豆》里描述過壹段難忘的被傾聽的經(jīng)歷,甚至影響了她壹生。
她第壹次見到巴學(xué)園校長小林宗作先生,校長說,你跟老師說說話,說什么都行。把想說的話,全部說給老師聽聽。
小豆豆本來是有點擔(dān)心,以為校長會問她什么問題,自己回答,沒想到是讓她隨便說,她高興極了。
說話的順序、說話的方式,都有點亂柒八糟,內(nèi)容也是天馬行空,想到什么說什么,校長壹直聽著微笑著,點著頭,有時還問“后來呢”。
就這樣小豆豆壹個人說了肆個小時,無論之前還是之后,再也沒有壹個大人這么認真的聽小豆豆說話了。
即使小豆豆被其他學(xué)校退學(xué),有時候還會感覺被別人排斥。
但和這所學(xué)校的校長先生在壹起的時候,她覺得非常安心,非常溫暖,心情好極了。
她心里想“能永遠和這個人在壹起就好了”。
校長第壹次見小豆豆,沒有問她過去的學(xué)習(xí)情況,也沒有告誡在這所學(xué)校里應(yīng)該遵守的規(guī)則,更沒有強調(diào)要乖要聽話。
只是耐心的、專注的、饒有興趣的聽她隨意的講著自己的故事。
這對于壹個小孩來說,是極大的肯定和鼓勵,也是小林宗作給到小孩最大的信任和愛。
學(xué)會傾聽小孩,是真正把小孩當做獨立的人壹樣對待,對TA講的話抱有興趣,對TA的世界充滿好奇,對TA所呈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極大的包容和耐心。
當然,要做壹個會“聽話”的父母,非常不容易。
首先,父母需要放下期望。
如果剛開始聽小孩講話,父母就帶著自己明確的期望,希望小孩懂事、為他人著想、大度、學(xué)習(xí)成績好等等,無疑會是壹場失敗的交流。
整個過程,父母會被期望蒙蔽,完全聽不到小孩的聲音。
記得壹次我正在專心的看書,肆歲的兒子自己玩,我期待的是小孩不要來打擾我,等我看完就好好陪他。
可正當看到精彩處,他就帶著哭腔跑來告訴我,什么掉在洞里了,我沒認真聽他講話,繼續(xù)看我書。
誰知他不依不饒,反復(fù)給我說,圈圈掉了,圈圈掉了。
我依然沒聽他講話,壹如既往的做自己的事。
可是,他只是壹個肆歲的小孩。
他看我沒理他,突然變得有點憤怒,開始發(fā)出壹連串怒哄的聲音,我才意識到,也許兒子確實需要幫助。
我停下正在做的事,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然后拉著他的手,對他說,兒子,你現(xiàn)在是不是有點憤怒呢?他說,哼!
我又說,你是不是掉了什么東西,感覺很傷心??!
他壹聽,哇的哭出來了。然后說,小圓環(huán)掉在下水道了。
那壹刻,我才真正的傾聽到小孩所遇到的困難,他失落的傷心感受,因為被媽媽理解和聽到,才真正的釋放出來。
而后,我想辦法幫他從下水道里撿到心愛的玩具,他才又高興的去玩。
所以,當小孩真的遇到困難需要傾述的時候,父母壹定不要置之不理。
壹方面小孩確實需要幫助,靠他自己無法解決問題,成人的及時幫助能夠化解危機。
另壹方面,因為小孩對父母的信任,才能主動的尋求幫助,如果你壹次次的將自己不切實際的期望放在小孩身上,不但會失去對小孩的信任,也會阻礙小孩能力的發(fā)展。
其次,父母需要放下情緒,如焦慮、不安、恐懼等。
很多父母會說,你看你總是有耐心的陪著小孩,我就不能,壹陪他,就感覺很煩躁。
其實,每個人都有煩躁和失去耐心的時候,先處理好情緒問題,再面對小孩,會創(chuàng)造壹個更理想的親子關(guān)系。
當小孩對你訴說,你開始焦慮、不安或者恐懼的時候,壹定要學(xué)會覺察和反思,看看到底是小孩對你講的話觸發(fā)了你的某些傷痛記憶,還是工作的壓力、夫妻的關(guān)系問題讓你無所適從。
傾聽小孩,如果說真要帶上點情感的話,那壹定是愛。這種愛發(fā)自內(nèi)心,不加修飾,簡單溫暖而又能直接被小孩感受到。
飯后散步,我看到壹輛賣鮮花的小販車,也沒多想,兒子卻說話了:
我很疑惑,為什么他會這樣問。就說,嗯,感受得到。
他說,我上次給你送了壹朵花。
哦,我仿佛記起他確實手工做過壹朵花送給我,現(xiàn)在還在家里放著。
然后對他說,你是看到了鮮花車就想起給媽媽送的花嗎?
他說,對,我送的是紙花,不過可以不用澆水哦。
聽他這樣說,我壹下子特別的激動,連忙說,兒子,你真的好體貼,媽媽確確實實的感受到了你的愛,媽媽感覺有你真幸福。
說完,拉著他的小手,能直接感受他內(nèi)心的那種愉悅。
那壹刻,我更加確定愛不是通過情緒在傳遞,而是通過溝通和傾聽進入到心里。
再者,父母需要放下權(quán)威和控制。
美國兒童心理學(xué)家魯?shù)婪?德雷克斯在《小孩:挑戰(zhàn)》這本書里寫道“在人人具有平等意識的社會里,我們不能控制和命令別人。
平等,就是每個人都有為自己做決定的權(quán)利。這使得丈夫失去了對妻子的統(tǒng)治權(quán)。父母親也失去了對小孩的統(tǒng)治權(quán)?!?/p>
很多父母執(zhí)著于權(quán)威,不能容忍小孩說“冒犯”自己的話,也無法接受小孩對自己無話可說,更無法控制自己對小孩的“諄諄教誨”和“苦口婆心”。
父母壹直高高在上的展現(xiàn)自己的表達欲,全然不給小孩表達的權(quán)利,久而久之,父母和小孩之間就會橫隔壹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所謂的“代溝”就是父母無法了解小孩的心理世界,小孩也不愿意靠近父母。
小孩是獨立的小孩,在家庭內(nèi)部建立民主,放下父母的身段和權(quán)威,平視小孩的眼睛,主動聽他給你說。
無論是悲歡還是苦痛,無論是喜悅還是哀傷。
因為你聽懂了小孩,你和小孩的鴻溝之間才可能有了通行的橋梁。
最后,父母需要放下負面評價。
常聽到父母說自己的小孩,TA自私,小氣,膽小,笨......
不停的給予幼小的小孩貼上這么多的標簽,忽略小孩行為背后傾述的愿望,也就談不上真正的懂得小孩。
如果在和小孩溝通的過程中,父母對小孩的評價是TA很笨。
那么當聽到小孩說話停頓、思考、不連貫,甚至語無倫次的時候,父母是沒有耐心聽完的,反而會過早的打斷TA,小孩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可能會在壹次次的打斷中受阻礙,最后真正變成壹個笨小孩。
所以,在聽小孩訴說的過程中,把自己的偏見、負面評價、期望、情緒,權(quán)威真正的放下,不試圖改變小孩,做壹個會傾聽的父母。
如猶太哲學(xué)家馬丁布伯說,當我放下期望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與壹個人或事物建立關(guān)系時,我就會與這個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這是沒有任何期望和目的的關(guān)系。這也是理想的親子關(guān)系。
小孩必然不會成為天使,但你們始終可以成為更好的父母,你們渴望小孩快樂,也希望幫助他們擁有幸福的生活。
魯?shù)婪颉さ吕卓怂谷缡钦f出了父母普遍的心聲。
原作者名:李增芬
轉(zhuǎn)載來源:叁點壹彎鉤(ID:sandianyiwangou)
轉(zhuǎn)載原標題:讓小孩聽話之前,做壹個會“聽話”的父母
授權(quán)說明:合作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