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秀雄來源:史秀雄Steve(ID:sxxsteve)如果壹種觀點或思想給你帶來的只有被共鳴和確認的感覺,從不會拉扯你的認知邊界,讓你獲得新的視角,驅(qū)動觀念的進化,那么這種觀點的提供者或許壓根不在乎你是否能變成更好的人。Hi,你好。某日發(fā)現(xiàn)了這篇文章,于是想分" />

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為什么原生家庭陜西心理問題科普中充滿偽心理學?

更新日期:2021-09-21 18:09:13  來源:m.dealzgarage235.com

導讀">史秀雄來源:史秀雄Steve(ID:sxxsteve)如果壹種觀點或思想給你帶來的只有被共鳴和確認的感覺,從不會拉扯你的認知邊界,讓你獲得新的視角,驅(qū)動觀念的進化,那么這種觀點的提供者或許壓根不在乎你是否能變成更好的人。Hi,你好。某日發(fā)現(xiàn)了這篇文章,于是想分...

">史秀雄來源:史秀雄Steve(ID:sxxsteve)


如果壹種觀點或思想給你帶來的只有被共鳴和確認的感覺,從不會拉扯你的認知邊界,讓你獲得新的視角,驅(qū)動觀念的進化,那么這種觀點的提供者或許壓根不在乎你是否能變成更好的人。


Hi,你好。某日發(fā)現(xiàn)了這篇文章,于是想分享給各位,首先告知不易讀,但是讀完壹定會有收獲。


人們總喜歡探討和自己生命體驗最接近的話題,所以原生家庭問題壹直都是大眾心理學的熱門領域。


但是公眾輿論壹直充斥認知偏差和偽科學,所以我們對原生家庭問題的探討總體處在“亂解”的狀態(tài)(另壹個重災區(qū)是親密關系)。


愿意了解原生家庭問題的人,通常帶著很強的動力和渴望,可是病急亂投醫(yī)會讓許多人誤入歧途,產(chǎn)生十分不利于心理健康的認知,同時還會給偽科學提供滋生的土壤。


-01-

認知偏差重災區(qū)


對原生家庭問題關注的人,動力多半來自自身的童年陰影或創(chuàng)傷,往往帶著很強的預設和情緒去看待問題。認知心理學告訴我們這會導致動機性推理(motivatedreasoning)。


動機性推理指的是當我們有強烈動機得出某個特定結論時,所體驗的情緒喚起會干擾我們的推理方式。


我們會偏好有利于這個特定結論的記憶,信息或者推理策略,從而自己的預設結論可以被最終確認。通俗壹點講,就是為了獲得共鳴而放棄真理。


比如當壹個人渴望證明“父母皆禍害”這個結論時,相應的生理喚起會讓他更多看到負面回憶,更愿意接受批判和否定原生家庭關系的言論,或者以更加嚴苛挑剔的推理方式去論證父母的好壞。



Westenet.al(2006)的磁核共振成像研究發(fā)現(xiàn),動機性推理中所激活的大腦區(qū)域和我們在進行理性推理以及有意識情緒調(diào)節(jié)所使用的區(qū)域不壹致。


帶有強烈動機的推理過程相比于不帶有強烈動機的“冷推理”過程有著質(zhì)的區(qū)別,我們會更偏好對預設結論有利的信息處理、評估和構建方式。


這種偏好會增加認知偏差產(chǎn)生的概率,所以在原生家庭問題(或者任何讓你很激動的問題)的討論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經(jīng)典的認知偏差。


例如當我們看到壹篇文章提出童年創(chuàng)傷受害者的癥狀包括長期焦慮、抑郁、親密關系障礙,低自尊和自卑時,許多人很容易對號入座地認為這也是對自己情況的準確描述。


實際上這個描述非常寬泛和模糊,并不壹定只適用于童年創(chuàng)傷受害者。這是典型的巴納姆效應。


又比如我們會常常將父母的婚姻關系矛盾歸因于他們自身的選擇、態(tài)度和個性,忽視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許多人堅信自己壹定不會像父母那樣和伴侶相處,實際上卻又無意識地重蹈覆轍父母的許多行為。這是典型的行為者-觀察者偏差,高估性格因素對他人的影響,低估對自己的影響。


原生家庭問題是個很個人的話題,人們不可避免地帶入個人情緒和體驗,所以這個話題的探討是自帶大量認知偏差和謬誤的。


-02-

偽心理學的溫床


心理學科普市場里的許多偽科學言論,恰巧可以從動機性推理帶來的認知偏差中獲得好處。


童年創(chuàng)傷受害者們普遍渴望共鳴,所以偽心理學熱衷于利用這種渴望為自己獲取支持。


帶有強烈情緒或偏執(zhí)的言論,迎合了許多創(chuàng)傷受害者對父母的記恨和攻擊性,所以相比于更為科學和嚴謹?shù)膶I(yè)視角更容易獲得認同。


這是因為這些人帶著強烈的確認偏差——更關注確認自己預設和預期的信息。


如果你因為創(chuàng)傷對父母滿腹怨恨,那么你自然會更關注確認這種感受的言論,忽視異見。


壹些科普作者在和讀者的互動過程中也會發(fā)現(xiàn)更為偏激的言論可以帶來更好的傳播,所以他們的寫作方向也會被讀者影響。


這種互動的結果是,如果這個作者缺少科學素養(yǎng)、心理咨詢倫理和專業(yè)性的規(guī)范,那么他會和他的讀者壹起形成壹個偏執(zhí)和拒絕不同聲音的小團體。


尤其如果作者本身也存在對問題的動機性推理,那么他和讀者就僅僅是在相互確認對問題的預設和現(xiàn)有認知。


相比之下,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是會帶動人們成長的,即使這種成長意味著雙方會有分歧。

另壹個常見的情況是,許多科普作者喜歡通過軼事證據(jù)(anecdotalevidence)來論證問題,譬如用個人經(jīng)驗,生活中聽聞的朋友故事,或者某壹個來訪者的案例。


這種選取樣本時只抽取符合自己結論的論證方式在統(tǒng)計學上被戲稱為摘櫻桃(cherrypicking),因為摘櫻桃者往往只選取最成熟的果實。


雖然從閱讀體驗的角度,插入故事和個人體驗有助于理解,可是為了易讀性而完全拋棄科學性,是壹種十分不利于讀者的行為。


過度使用軼事證據(jù)是在強化讀者的動機性推理,認可他們用局限而又主觀的個人體驗替代科學視角。


類似情況也常發(fā)生在關于親密關系的探討中。許多自媒體或者非專業(yè)人士對于親密關系問題的構建缺乏系統(tǒng)性,所以對于重要議題的探討往往基于具體場景,但不同議題的觀點卻相互矛盾,比如矛盾沖突中強調(diào)溝通,出軌問題卻鼓吹迅速止損。


總的來說,原生家庭和親密關系都是情緒屬性較高的議題,關注者多半有相關的創(chuàng)傷體驗。


當關注者帶著強烈情緒去閱讀時,很容易和缺乏科學性的偏執(zhí)言論產(chǎn)生相互吸引,相互助推。


結果就是個體的問題并未改善解決,反而更深陷動機性推理,而心理學科普市場里也更容易出現(xiàn)劣幣驅(qū)逐良幣的現(xiàn)象。


受過傷的人,往往非常渴望共鳴。偽心理學會為了獲得你的認同而共鳴任何不健康的念頭。這樣的共鳴,取代了真正意義上的成長。



-03-

避免偽心理學的影響


作為壹個主動思考和探尋的人,應該如何避動機性推理的不良影響呢?


你可以轉化自己的動機,由目標導向動機性推理(goal-orientedmotivatedreasoning)轉向準確性導向的動機推理(accuracy-orientedmotivatedreasoning),也就是將自己的推理動機從“得出某個特定結論”轉變?yōu)椤暗贸霰M可能準確的結論”。


Kunda(1990)關于動機性推理的研究發(fā)現(xiàn),當受試者被告知他們的推理結果極其重要,以及他們需要為自己的結論做答辯的時候,受試者會采用更為深層的信息處理策略,信息處理的偏差也會更小。


這意味著當我們尋找的答案不光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預設,也關系到他人的福祉時,我們自然會采取更理性和準確的信息處理策略,更多地調(diào)節(jié)不利于認知過程的情緒。


所以在尋找原生家庭問題的答案時,你應該帶著這樣的意識:我對于這個問題的探索,不光對我有意義,也對我的伴侶,子女等人至關重要。


比如當我的子女問起我對原生家庭問題的理解,我給出的答案不光要可以滿足我自己,還能夠幫助小孩準確理解家庭的本質(zhì)。


你需要共鳴,你可以通過欺騙自己來獲得,但你應該不忍心因此蒙蔽你的小孩吧?



另壹方面,作為壹名普通讀者,面對大V,專家和受人追捧的公眾號,你如何平衡權威和獨立思考?


我認為你應該非常小心和帶有批判性地面對任何犀利、偏激或者絕對的觀點。


科學的觀點總是謹慎、溫和的,心理學領域最權威的大師們,從不會聲稱自己的理論能夠解釋壹切問題。


相反,有些不學無術的人更喜歡將自己的謬論包裝成萬能鑰匙。有的時候這種包裝可能是俏皮語言,堆砌的金句或者蹭熱點的討喜觀點。


可是脫離了心理學,尤其是人格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研究來探討原生家庭問題,對于讀者和作者都是很危險的選擇。取巧和抖機靈的文字可能帶來壹時的發(fā)泄或覺悟,但是卻偷偷剝奪了你心智發(fā)展的機會。


如果壹種觀點或思想給你帶來的只有被共鳴和確認的感覺,從不會拉扯你的認知邊界,讓你獲得新的視角,驅(qū)動觀念的進化,那么這種觀點的提供者或許壓根不在乎你是否能變成更好的人。


總結壹下,這幾年心理學知識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壹些熱門話題的討論上——原生家庭、親密關系、性心理、人際關系等等。


關注這些話題的人們,往往被自己的挫敗和創(chuàng)傷驅(qū)動,因而比關注其他話題的人帶有更多的預設。這些預設會使人無法看清事物本質(zhì),也給偽科學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如果你發(fā)自內(nèi)心地渴望學習與成長,那么跨越對共鳴和被確認的需求,追求準確而又謹慎的認知是我認為最科學的方式。


作者簡介:史秀雄(SteveShi),心理咨詢師,著有《假性親密關系》,:史秀雄Steve(ID:sxxsteve)
責任SpencerJXLF

原作者名:史秀雄Steve

轉載來源:史秀雄Steve(ID:sxxsteve)

轉載原標題:為什么原生家庭問題科普中充滿偽心理學?

授權說明:口頭授權轉載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