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別人的評價對自己那么重要,重要到可以影響你的心情,甚至影響你的選擇。-01-有位來訪者說,自己很容易受到別人評價的影響。春節(jié)期間,她帶小孩去了叁亞旅游。北方長大的小孩,第壹次來到南方的海邊城市過冬,開心地在度假村里光著腳跑來跑去。民宿的老板娘說,她對小孩還是真寵愛,小孩想光著腳" />
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別人的評價對自己那么重要,重要到可以影響你的心情,甚至影響你的選擇。-01-有位來訪者說,自己很容易受到別人評價的影響。春節(jié)期間,她帶小孩去了叁亞旅游。北方長大的小孩,第壹次來到南方的海邊城市過冬,開心地在度假村里光著腳跑來跑去。民宿的老板娘說,她對小孩還是真寵愛,小孩想光著腳...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別人的評價對自己那么重要,重要到可以影響你的心情,甚至影響你的選擇。
有位來訪者說,自己很容易受到別人評價的影響。
春節(jié)期間,她帶小孩去了叁亞旅游。北方長大的小孩,第壹次來到南方的海邊城市過冬,開心地在度假村里光著腳跑來跑去。
民宿的老板娘說,她對小孩還是真寵愛,小孩想光著腳跑她也同意。
本來,她不覺得小孩打赤腳有什么問題,在家里的時候兒子也經(jīng)常光腳在地板上玩。當老板娘說了兩叁次后,她開始覺得不該讓兒子再光著腳踩地板了。
于是,她跟小孩商量,在這里就穿上鞋子玩,在家里的地板玩可以繼續(xù)光著腳。
但是小孩不理解,為什么這里就不可以了呢?媽媽又解釋不清楚,小孩就不樂意了,覺得以前都可以光著腳玩。
她見兒子不買賬,自己又說不清楚,雖然覺得小孩光腳沒有問題,但是卻不知道為什么如此在意老板娘說的話。
她忍不住的去逼小孩穿鞋,小孩死活不愿意,最后小孩哭了,她的心情也跌到了低谷。
她說當時的內(nèi)心非常難受,想著如果小孩可以穿起鞋子就好了。但是,自己為什么如此在意別人的說法,甚至還要為此去逼小孩。
-02-對別人的評價太過敏感,就好像別人的評價,在不同程度上定義了你是誰壹樣。
比如這位來訪者,因為別人的壹句話,似乎就把她定義成了壹個太寵愛小孩的媽媽。
這個定義,讓她覺得是不好的,而她的自我又不夠強大。于是,她逼小孩穿鞋的反應,就像是給了對方壹個交代似的。
這種交代,是在希望對方能夠修改對她的評價,這樣就好像可以改變她對自我的定義。似乎這樣,她就可以是個別人眼中的好媽媽了。
我們太在意別人的評價,是因為我們的自我太脆弱了。
在個人成長中,核心自我的形成,是人格成熟的里程碑。
核心自我在形成之前,我們就像是環(huán)境的響應物。譬如,你對別人的評價非常在意,你會極力調(diào)整自己,以爭取做到別人眼中的最好。
但是,壹旦你的核心自我形成了,即使是環(huán)境的變化,會激發(fā)你的反應,但也難以動搖你的根基。
而且,你還有了從環(huán)境中跳出來觀察的能力與智慧。
自體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科胡特說:
在情緒的驚濤駭浪中,有壹個核心自我穩(wěn)穩(wěn)地站在那里。它會搖晃,搖晃是壹種呼應,但只搖晃,根基不被動搖。
而這個核心的自我,就是來自于小孩對父母人格的內(nèi)化。
-03-科胡特認為,核心自我的形成,常取決于關系的質(zhì)量。
而壹個功能良好的心理結(jié)構,最重要的來源是父母的人格。
若母嬰關系足夠好,即媽媽沒有和小孩長時間的分離,總在小孩身邊,并且與小孩有敏感的回應。
能夠承接住小孩的情緒,也能守住界限,那小孩在叁歲時,就可形成壹個有彈性的獨立自我的雛形。
足夠好的母嬰關系可簡化成兩點:帶有共情的回應,和情緒過濾的容器。
若有這樣溫暖且有良性互動的穩(wěn)定關系,你會感覺到,你的心靈在迅速成長。
突然壹天,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再被外在環(huán)境中的苛刻評價所左右,那就意味著,你終于有了自我。
但是,我們很多人的成長,不僅得不到共情和接納,更多的往往是忽視和否定。
為何太多人那么在乎別人的評價?
因為對小孩而言,最可怕的是不被父母的看見,而被評價,至少是被看到。
-04-我們渴望被看見,所以我們在意評價。
如果別人的評價,意味著自我存在的價值。那么,在乎別人的評價,就是在乎自己的價值是否被人看見。
我們只是在渴望壹份看見。
而你在意別人的評價,恰好是因為你在意這段關系,你害怕失去這段關系。
就像小的時候,你害怕不被父母看見壹樣。
你之所以害怕,是因為小時候的你,覺得自己不可能有其它的關系,你甚至以為自己建立不了新的關系。
評價,就像是壹種限定。
別人對你的評價,是把你限定在壹個角色里。
你在意別人的評價,就等于把自己限定在這個關系里,就像小時候,你認為你的世界只有父母。
你對他人的評價如此在意,很有可能是,你對他人的評價賦予父母般的意義。
即使是長大了,你仍然用自我限定的方式,對早期與父母的關系表達你的忠誠。
所以有時候,你也會忍不住的自己評價自己,我們內(nèi)在評判的產(chǎn)生,是源自與父母共處的渴望,源自于對關系的渴望。
-05-只有在你不了解自己的時候,別人對你的看法才變得重要。
在意別人的評價,只因它證明了自我的存在感會被人注意到,而自我存在感,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
就好像登上山頂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可以證明我們爬過山,而爬山的過程,才是我們真正享受的。
我們在意別人的評價,在意每壹份關系,是因為我們害怕這份關系沒有了,自我的價值好像就不存在了。
但是越是限定自己,就越是難以建立更多的關系。
我們需要被看見,而那得是帶著理解、愛與接納的眼睛。
要求與評價,就像繩索壹樣,會捆住我們的心靈和手腳。
有位做自媒體的朋友說,總有人在評論區(qū)留言攻擊她。
壹開始,她還會很在意粉絲的看法,但是你永遠滿足不了每壹個人。
她發(fā)現(xiàn),當她過于滿足粉絲的閱讀需求的時候,卻丟失了自己的立場。
當她看到這壹點時,她就不再限定自己,對于留言攻擊的,她壹秒都不猶豫的懟回去或直接拉黑。
而且,她的平臺并沒有掉粉,反而因為她的真實和犀利,又吸引了更多的粉絲。
馬克·鮑爾萊因說過,壹個人成熟的標志之壹就是,明白每天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90%的事情,對于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
原來的你,需要別人告訴自己,你有多好。
只是你忘記了,你已經(jīng)長大了,你可以不需要任何人界定好或是壞,不需要任何人來評價你的應該或是不應該。
就像范冰冰說的,我不需要嫁入豪門,我自己就是豪門。
放下那些評價,才能活出自己的生命,你的存在本身就很有價值。
記住這叁個字:管他呢!
連岳說,這是讓人生變得簡單而美好的叁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