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我有四個煩躁易怒面具,你愛哪一個我?

更新日期:2021-09-17 11:21:35  來源:m.dealzgarage235.com

導讀文|張延盧悅趙悅辰:心之助(luyuexinli)01為什么我們需要兩幅面孔?你會不會常常在刷朋友圈的時候感到非常不解:為什么我認識的這個姑娘到了網上卻完全另外壹個人的感覺。平時的她挺文靜乖巧啊,怎么壹...

文|張延盧悅趙悅辰:心之助(luyuexinli)

01

為什么我們需要兩幅面孔?

你會不會常常在刷朋友圈的時候感到非常不解:為什么我認識的這個姑娘到了網上卻完全另外壹個人的感覺。平時的她挺文靜乖巧啊,怎么壹到了網上風格就變了,而且壹言不合就自拍,并伴隨各種限制級表情,平時沒看出來這么自戀???!

很多人都聲稱,社交網絡是壹個讓我們“放心做自己”的地方。因此,這種線上線下的形象不合貌似是因為,日常生活中的人們都在收斂自己的真實面貌,而網絡給了很多人勇氣去做真實的自己。

周圍人通過觀察對我們有壹套評價,而我們心中對自己也會有壹套“真實”的評價,在這兩套評價之間總會存在壹條“溝”,而當這條“溝”太寬,反差太大的時候,別人對我們的印象就會有壹種被顛覆的感覺。

那么,問題真的僅僅出在“真實版的自己”和“收斂版的自己”之間的反差上嗎?

其實沒有那么簡單。

想要高大上且更加形象地分析這個問題,就需要借助于壹項心理學理論“周哈里窗”(johariwindow)。下面,讓我用壹張圖來簡單介紹壹下什么是“周哈里窗”。

如果把我們的內心世界與外在世界之間的互動,簡單聯想成壹扇“田”字形的窗戶(如上圖):

1.左上角是所有人都看得見的區(qū)域,該區(qū)域內的關于自己的信息不僅僅是自己“心知肚明”的,也是別人都看得見的。我們稱這個區(qū)域為“開放我”的“自由活動領域”。比如,我們的性別,國籍,對待某些事物的鮮明態(tài)度,等。

2.右上角則是我們每個人的“盲區(qū)”,既,自己發(fā)現不了,而他人作為旁觀者卻看得壹清貳楚的領域。比如,我們自己意識不到的行為習慣、口頭禪、潛意識等。

3.左下角,叫做“隱藏領域”,是不對外開放的區(qū)域,這個區(qū)域的信息他人無從得知,只有自己知道,比如,我們的秘密和壹些隱秘的想法。

4.最后,右下角,“未知我”,這個領域的信息誰都看不見或是看不透,比如,個人未曾察覺的潛質,早年壓抑下來的記憶,亦或是來自自我意識最底層的恐懼,等。通常,在越年輕的人身上,該區(qū)域的范圍會越大。?

當我們與外界互動的時候,當我們感到不舒服或是讓別人感到不舒服的時候,問題往往出現在貳、叁、4這叁塊領域內。如果每個人都盡量增大第壹領域“開放我”的面積,那么人與人之間交往的不適感將會減輕很多。

02

常常被干擾的自我評價

“周哈里窗”理論的提出者強調并且提倡,增加第壹領域的范圍是解決人際關系的關鍵。也就是多和周圍人溝通,減少不必要的誤會,除此之外還要要向外界尋求反饋,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和進步空間。而我認為,實際的情況往往比以上更加復雜,那就是:

這肆扇窗里的信息,會出現來自于非主觀意識層面上的干擾。而這份干擾導致的結果,也許就會在他人對我們的判斷以及我們對自身的判斷之間,產生壹個矛盾點。

這么聽起來有點暈是嗎?我來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小明是壹個生活上有點邋遢的男孩,但他卻壹直覺得自己很干凈整潔。而他覺得自己干凈整潔的原因其實并未站壹個事實的角度上,只是因為小明的媽媽以前總是指責他不愛干凈,所以他潛意識里很不接受壹個邋遢的自己,認為“邋遢”是“不對”的屬性。所以小明會壹直自我暗示其實自己挺愛干凈的,只不過沒有時間收拾屋子罷了。而小明的朋友則不會知道他的這層潛意識,而僅僅透過他臟亂的住處得出結論:小明是個邋遢鬼。那么,在朋友對小明的評價,與小明對自己的評價之間,就有存在這樣壹個矛盾點。

小明認為,自己愛干凈,只不過朋友不知道,這是屬于“隱藏領域”的信息;而小明的朋友則認為,小明并不知道自己其實是個邋遢鬼,這是屬于“盲區(qū)”的信息;而小明自欺欺人的行為,實際上來源于童年時期母親所施加的壓力,這是屬于“未知領域”的信息。

通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我們對于關乎自己的信息的不正確歸類,以及對于自己潛意識了解的不足,是造成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我們給別人帶來的印象,總是會與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存在或大或小的反差的原因。最極致的網紅范例就是早年的芙蓉姐姐、鳳姐,還有最近比較熱門的劉梓晨,他們都是典型的病態(tài)型自戀人格。

提出“周哈里窗”的兩位專家貢獻了兩條解決方法,分別是: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和他人反饋(feedbacksolicitation)。那意思說白了就是,“你應該多和人溝通,多和朋友掏心掏肺,自我揭露,讓別人多了解你,誤會自然就少啦;然后你還應該聽聽別人是怎么看待你的,多反省自己,從而減小自己的盲區(qū)”。但是通過以上例子我們就會意識到,這里面有兩個很大的漏洞。

03

我們難以覺察,躲藏在傷疤后的自己

首先,你自己眼里的你,是真實的你嗎?

其次,朋友眼中的你,是他們透過自己主觀濾鏡看到的你,那信息又是可靠的嗎?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身邊的壹些朋友會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主動和你掏心掏肺,開場白往往是這樣的:“我這個人你也是知道的,我是屬于xxxx樣的人,遇到這種事情我是絕對不會xxxx的,但是他怎么就不了解我呢,為什么會說我是這樣壹個xxxx的人呢?!”此刻,傾訴者盼望的理想氛圍應該是,別人聽到后表示非常認可t,并且對于那個對ta做出錯誤評價的人表現出非常蔑視的態(tài)度,繼而義憤填膺,與其同仇敵愾。

然而當時我內心的想法卻是:“等會兒,你不是你說的這樣的人啊,你遇到這種情況就是會像他說的那樣xxxx啊……”。

這種情況就是屬于典型的信息歸類錯位問題。那么這個時候,“自我揭露”還存在意義嗎?因為這條信息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所以,你眼中的你,很多時候并不是真實的你。

下面舉個例子解釋壹下,為什么有些時候來自他人的反饋信息,也可能會是不靠譜的。

小雅來自壹個很傳統(tǒng)的家庭,從小父母對自己的教育是,女小孩要矜持,公共場合少說話。因此,小雅從小都表現得很文靜內斂,努力把自己活潑的壹面壓抑下來。成年后,當她看到有些在公共場合善于表達并且勇于表達自己觀點的人的時候,她的第壹想法則是,“這個人真愛出風頭,好虛榮!”實際上她并不知道,自己對他人的評價,是收到了自己童年成長背景的影響。其實小雅內心深處渴望體驗這份自信的流露,但是由于長期對這個領域的壓制,使得她產生了壹個反向的態(tài)度:厭惡。

因此,這時候來自小雅的信息反饋還靠譜嗎?還有太多參考價值嗎?小雅對他人的這份評價,其實是來源于與內心深處的潛意識作斗爭的結果,是來自童年時期養(yǎng)育者的負向培養(yǎng)所帶來的負能量的釋放。

04

童年魔咒——

為什么這個世界處處都是虛偽

那么,究竟是什么元素在左右著人們對于自身的評價呢?那些來自于潛意識里的不太客觀的自我認知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們對于自身的評價來源主要包括幾點:

1,基于現實的客觀總結;

2,童年時期養(yǎng)育者的反復評價;

3,潛意識里對于自己長期以來的期待。

而不客觀的自我認知主要來源于后兩條。

童年時期,家長對小孩的反復評價會像咒語壹樣,壹直縈繞在小孩的心頭,最后到達意識最底層,對其成年后的人格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也會左右其對自身的評價。

有的家長會很喜歡說小孩笨,不承認小孩的能力,反復出現該行為會導致這個小孩在潛意識里形成對自己的質疑。在這樣的負向壓力培養(yǎng)之下,即便這個小孩成年以后成為了壹個非常優(yōu)秀的年輕人,ta依然會在心底最深處或大或小的范圍內,保留著對自己能力的質疑。這種質疑或許大多數情況下都被隱藏得很好,以至于當事人自己都意識不到。然后總會在壹些看似匪夷所思的場合下被激發(fā)出來。比如在平時與愛人的玩笑斗嘴中,對于愛人拿自己的智商開玩笑的容忍度會特別低,有時會升級到真正的憤怒,繼而認真地大吵大鬧。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不但可以分析小孩自身的行為,也可以常識分析家長的行為。為什么有些家長會反復數落小孩?往往在生活中,我們仿佛強調的問題正是我們最在意的問題,我們之所以在意,從更深層次來解讀其實是源于壹種“恐懼”,壹種“焦慮”,既,擔心自己是不夠優(yōu)秀的。因為存在這種潛意識的焦慮,會本能地試圖把這份焦慮扔出去,扔給外界,以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

而體現在親密關系互動中,則是扔給自己的愛人、自己的小孩。例如,壹旦小孩在外面闖禍了,父母中壹方會職責另壹方教的不好,我們常聽到壹句話就是,“小孩這樣,還不都是你慣的”。

養(yǎng)育者的教育方式不但會左右我們對于自己的評價,還會影響我們對于自身的期待。很多時候我們越缺乏某項特質,就會越渴望擁有這份特質,長期潛意識心理暗示的結果,往往就是真的以為自己具備該特質,類似于“自欺欺人”的效果。

很多看似自信甚至是過分自信的人的背后,隱藏的是壹種病態(tài)的自戀。這種不健康的自戀往往來自于童年時期的不被認可,壹種帶著自救初衷的自我激勵。

長期這樣盲目地自我激勵的結果就是,形成壹種超級自我的壓迫型人格。行為體現在,給身邊的人造成壹種緊張感,時刻需要成為人群的焦點,行為舉止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允許看到別人比自己更優(yōu)秀。

這樣壹種以扭曲的方式建立起來的自戀人格,對比其在現實生活中有限的能力水平,則會在自己腦海里與別人眼中形成壹個巨大的落差,而這很種可笑的落差是當事人無從知曉的,完全處在盲區(qū)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成年后,面對童年的陰影和傷疤,不會采取自我建設的方法自愈,而是試圖在戀愛關系中得到伴侶的救贖。

不可否認,愛情是那種讓人感到獲得認可、感到被愛、感到自己有價值的美好關系。但是,如果自己不愿努力,而是壹味地試圖從伴侶身上找到缺失的那份期待,試圖讓伴侶撫平自己的那份焦慮,則是非常懦弱和懶惰的行為。

這也正是人們會在社交網絡上大秀特秀恩愛背后隱含的訊息,既,我是壹個值得被愛的人。

05

再見,朋友圈

這就又回到了文章的最開頭,社交網絡上的我們,為什么往往會顛覆別人對我們的印象呢?

因為,社交網絡的特性很好地激發(fā)了我們大腦內的獎勵機制,通過曝露自己的生活,我們獲得了壹份快感。而這份快感很好地呼應了我們潛意識里對自己的那些期待,那個對于更優(yōu)秀的自己的期待。這樣壹個“更優(yōu)秀版本”的自己在社交網絡上可以毫不費力的建立起來。

這些行為,只要建立在壹個健康合理的范圍內,都是無可非議的,因為人人都需要通過自戀來獲取自信和被愛的感覺。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為秀而活,忽略了真實生活的本質,那樣的為秀而秀,則是非常不健康并且可悲的行為。

時下越來越流行的“社交網絡焦慮癥”則是自戀品質病態(tài)發(fā)展的最好例子。有些人把日子過在了朋友圈上,真實的生活壹團爛泥,但是朋友圈的“生活”卻過得有模有樣;或是對于朋友們的評價過度在意,壹旦受到負面評論便自尊心徹底坍塌;或是在各種比較中生活,時刻盯著別人的“生活”,壹旦感覺自己被比下去了就無比恐慌,身心都受到影響。這樣的行為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原因很簡單,如果你自己的“生活”是不真實的,那么別人的“生活”也不見得壹定是真實的。有壹句話說得很好:

世界上有兩件事在阻礙我們感到快樂:活在過去,以及,過度觀察別人的生活。

正視自己的歷史,擁抱自己的不足,客觀看待自己的價值,是通往快樂的第壹步。只有正確的自我定位,才能知道進步的方向與空間,才能把那些對自己的美好期待都慢慢實現。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靠的不是壹味的自我激勵,更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實打實的行動力。

1年又過去了,你成長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了嗎?

性格變好壹些了嗎?情緒都好好控制住了嗎?

在ta面前,你能夠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了嗎?

壹心理集結多名國內外資深心理學者

首度推出會員計劃,壹個學習成長型社群組織

心探社

點擊下方圖片,讓未來的自己提前上線

文|張延盧悅趙悅辰:心之助(luyuexinli)

圖片來源:作者原配圖123rf

閱讀全文
Cnzz